色漆中使用的颜料和体质颜料,应该是以微小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漆料之中,当涂成十几到几十微米厚的薄膜时,涂膜表面应平整光滑,不能有颜料等颗粒状物体显现出来。为了表达涂料中颜料等的分散程度,制定了细度这个检测项目。除了用于检查色漆以外,现在对清漆有时也进行细度检测,以检查其中是否含有微小的机械杂质。细度也称研磨细度。
细度的检测是将涂料铺展为厚度不同的薄膜,观察在何种厚度下显现出颜料的粒子,即称之为该涂料的细度,所用的测试仪器通称为细度计,检测结果以微米表示。实际测得的数值是该涂料中最大的固体颗粒的大小尺寸,表示的是其粗粒子存在的程度。应该指出,这些粗粒子并不是单个的颜料或体质颜料粒子的大小,而是色漆在生产过程中颜料研磨分散后存在的凝聚团的大小。单个颜料或体质颜料的颗粒一般为零点几微米,一旦聚集起来就可以大到几十微米甚至上百微米,色漆在研磨过程中只能将大的颜料凝聚团分散成小的颜料凝聚团,目前最精密的研磨过程也不能将凝聚团分散成单个粒子,而只是将凝聚团分散到粒径小至10μm左右而已。
研磨细度是色漆重要的内在质量之一,对成膜质量,漆膜的光泽、耐久性,涂料的贮存稳定性等均有很大的影响。颗粒细、分散程度好的色漆,其颜料能较好地被润湿,颗粒间未被漆料充满的空间少,这样制得的漆膜颜色均匀、表面平整、光泽好,且漆在贮存过程中颜料不易发生沉淀、结块等现象,提高了贮存稳定性。
单槽刮板細度计效果图
当然,细度也不是越细越好,要求过细不但延长了研磨工时,占用了研磨设备,同时也会影响漆膜的附着力,必须根据品种和用途来区别对待。一般来说,底漆和面漆要求的细度是不--样的,我国目前底漆细度要求不大于50μm或60μm,醇酸、氨基等装饰性面漆细度不大于20μm,有个别品种要求达到15μm以下。
研磨细度的测定目前世界各国基本都采用刮板细度计,测试原理完全相同,仅在刮板的大小、材质及读数的单位方面有所差别。刮板细度计是一块带有从0到若干微米深的楔形沟槽的磨光平板,槽边有刻度线标明该处槽沟的深度;另有一-刮刀,两刃均磨光。使用时,将试样滴人沟槽的最深部位,然后用刮刀垂直接触平板,以适宜的速度把漆拉过槽的整个长度,立即用30°的角度对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的位置,即为该试样的细度。此法操作简便,清洗容易,测试速度快,适于现场生产控制使用,但需注意试样的稀稠度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,以免测试时产生误差。
刮板细度计目前趋向于采用双槽式,以便被测试样与标准样品可同时进行比较试验,或在一次试验中,可同时获得被测试样两个平行的测试数据。在读数判定方面,某些标准建议用线条法来判定色漆的细度,与粒子密集程度法相比,线条法细度值大约为粒子密集法的一半,可适用于对细度要求不高的底漆、船底漆以及由于特殊需要加人粒子较粗的毒料、防滑成分的防污漆和防滑漆等。
通用的细度计的规格各国不同,我国国家标准GB/T 1724-1979 (1989) 《涂料细度测定法》规定的细度计有3种规格: 0~150μm、0~ 100μm和0~50μm。我国等效采用ISO标准的GB 6753. 1-2007《色漆、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》则分为100μm、50μm、25μm和15μm等4种规格。美国ASTM D1210 (1979) 规定为沟槽长度100μm,分级用海格曼级、mil 和涂料工艺联合会FSPT规格表示。日本JIs标准则为100pm。美国的海格曼级、mil、FSPT级与μm的换算关系,如下图所示:
登王水性涂料(安庆廠)制造现场一隅
登王涂料创立于1986年11月,主要产制工业用烤漆、喷漆及各种环氧树脂相关应用产品,30多年以来,登王公司不断研究发展与创新,先后开发轮圈涂料、自行车涂料、塑胶涂料、保温杯涂料、水性涂料
、粉末涂料、重防腐涂料
、地板涂料、粘合剂(A.B胶/复合材胶)、渔具涂料、灯饰涂料、运动器材涂料、工具机涂料、木器涂料、鞋材钮扣金属涂料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。可直接联系全国统一客服热线:400-828-1501/0512-63966888我们期待您的来电